4月23日,“书香顺义 乐不可支”顺义区2025年“4.23世界读书日”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在天竺镇文化广场举办。张超先生“十年执灯,从一间小书吧到9个社区项目落地,他让2万册书漂流成山海,筑起6座山区图书角,200名志愿者以400小时服务点燃50场阅读火种。环保共享阅读,让40棵成年树木重获新生,6吨二氧化碳化作书香。”在活动现场张超被顺义区政府领导授书表彰。
万卷图书馆创办人张超作为2024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,在现场向大家发出阅读倡议:1、今天晚上回家后打开一本书,用阅读代替刷手机的15分钟。2、周末带孩子来万卷图书馆,参加阅读活动,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。3、参加万卷图书馆志愿服务队,每周一小时的阅读服务,可能点亮一个孩子的一生。
张超创办的万卷图书馆,到今天已经整整十年了,这是一家特殊的图书馆,这里的书籍并非采购而来,而是来自市民的爱心捐赠。它们在城市中流转,又在山区落地生根,成为连接城乡知识的桥梁。创始人张超,用十年时间,将“旧书循环”的环保理念与全民阅读推广相结合,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公益阅读之路。
从“心疼旧书”到创办共享图书馆
张超的公益初心,源于儿时的记忆。他说道:“小时候,我常看到邻居将旧书撕碎送往造纸厂,那些承载着知识的书籍最终变成厕纸,而造纸厂的污水又污染了河流。”这种粗放的循环让他深感痛惜。后来,他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,发现北京许多家庭将大量书籍卖给废品站,堆积如山的旧书等待被粉碎。
2015年,张超创办了万卷图书馆,倡导“环保共享阅读”理念,鼓励市民捐赠闲置书籍。最初,图书馆仅有几十本书,如今已募集超过20000册,其中6000册捐赠给四川大凉山、贵州、宁夏等地的乡村学校。
环保+公益,让旧书焕发新生
万卷图书馆的核心模式是“城市共享+乡村捐赠”。书籍先在社区流通,当存量充足时,再筛选适合青少年的读物送往山区。张超说:“这些书本过去可能被造纸厂粉碎,如今却成为山区孩子的‘知识灯塔’。”2024年,图书馆正式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组织,并组建“万卷图书馆全民阅读志愿服务队”,半年内招募200多名志愿者,开展50余场阅读活动,惠及超1000人次。
2025年4月19日,图书馆在后沙峪地区同步举办8场阅读活动,并在顺义国门一号举行“万卷十年路,书香满社区”大型公益阅读活动,同时在9个社区开展阅读服务活动,为新增的9个社区项目授牌,还为新上任的图书馆馆长与部门负责人颁发“最美志愿者”奖杯。通过招募更多的志愿者,进一步推动“家门口图书馆”的愿景落地。
从一个人到一群人,共建书香社会
张超的坚持影响了越来越多人。2023年,被V蓝北京评选为“环保生活好市民”,2024年,他获评第十四届书香中国·北京阅读季“金牌阅读推广人”,张超的事迹也被《北京日报》、北青报、宁夏日报、顺义融媒体、筑梦后沙峪等多家媒体报道。他的目标是成立1000家共享阅读空间,让更多书籍免于被销毁的命运,促进全民阅读的同时助力城乡文化资源均衡发展。
“万卷图书馆不仅关乎环保,更关乎爱与希望。”张超说,“每一本旧书都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,而每一份志愿力量,都在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。”如今,这座“生长中的图书馆”正以更快的步伐,将书香送往更多角落。